武者は犬ともいへ、畜生ともいへ、勝つことが本にて候日本戰國武將.朝倉宗滴 「可以為犬,可以為畜生,所謂武士,以勝為本。」 這是日本戰國名將朝倉宗滴的名言,和我們所知的「堂堂正正武士道」相差甚多。不過比起江戶時期創作的武士道來說,或許生在戰國的朝倉宗滴講述的「武士道」比較符合真正的武士精神。 你想贏嗎? 如果想贏,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提升獲勝的機率。 職棒選手有些時候和軍人很像,
來勝娛樂城
你手上只有這些人、這些武器,但是你得想辦法達成任務,上面要你現在去攻山頭,你不能說「可不可以等到支援來了我再去打天王山?」,球季不會停下來等你,比賽也是一樣。 四月二十四日蔣智賢挑戰紀錄之旅的最後一個打席引起無數討論,撇開場外的紛擾,我想從技術面來探討,為什麼最後林琨笙會幾乎蹲到另一側的打擊區,而這麼蹲又是為什麼? 一切都是有理由的,而這理由與「不想讓蔣智賢創紀錄」無關,而是與想贏球有關。 要解答這個問題,要先從:蔣智賢是個怎樣的打者,而郭勝安又是個怎樣的投手來談起。 在中華職棒的蔣智賢可以說是宰制(dominate)整個聯盟的打者,他跟陳俊秀、林智勝、高國輝、胡金龍等都是同等級的打者,身材高大,球棒控制力強,揮棒速度快,揮棒涵蓋範圍大而且球路辨識能力相當好。 今年到該場比賽為止,蔣智賢的PA/HR是9.34%,他每次打擊有接近1/10的機率敲出牆。 對付蔣智賢,只能用球速140以上、擁有良好尾勁的直球壓制,
新娛樂城
或是有極好變化的變化球對付他,如果控球好一點,
娛樂城體驗金
可以試著用速差和進壘角度讓他「打不好」,但這也不見得就百分之百行得通。 蔣智賢今年到目前為止的10發全壘打,只有羅力和潘力對他丟直球挨轟,其他都是丟不好的變化球或變速球被他看穿球路一棒撈上看臺。 那麼郭勝安又是個怎樣的投手? 郭勝安的武器是直球,這顆直球有速度、有尾勁,可惜頂多說有控制(control),但是沒有控球(command),而且有時候連有控制都算不上--從他截至目前為止的S%只有1.19,也就是大概丟一顆好球就會再丟一顆壞球可以看出來。 他有一顆變化球(breaking ball),在電視上看起來幅度不差,可是疑似有點變化過早,雖然相對上控制比直球好一點,也只有一點而已,總得來說是一顆只能當配菜,不能當殺器的變化球。 比賽進行到九局下半,比數僵持,打者是蔣智賢、投手是郭勝安。 這時候想贏的話,如果你是捕手,你該怎麼配球? 配內角速球? 用速度丟進內角壓制蔣智賢是一個辦法,可是郭勝安的控球明顯無法支持這種投球策略,他可能會直接丟中蔣智賢,這或許還是比較能接受的結果。更糟糕的是:為了不丟中蔣智賢而把球丟到比較好攻擊的位置,以蔣智賢的打擊實力,很可能一棒結束比賽。 那改用內角變化球呢? 前面有八個前輩演出「不好的(內角)變化球丟進去被打爆」的慘劇,郭勝安不會想當第九個。 選項只剩下外角球,但是要怎麼配? 林琨笙採取非常大膽的配球策略:他要郭勝安擦本壘板外角前緣。 在這裡要先解釋一下:依據棒球規則2.73表示:「好球帶以擊球員之肩部上緣與球褲上緣之中間平行線作為上限,以膝蓋下緣作為下限,通過本壘板上方之空間者稱之。」 怎麼「通過」端看主審認定,有些主審認為球皮擦過就算通過,有些主審則認為要整顆球通過才算通過,不過,只要通過本壘板外角前端就算好球毫無疑問。 側投對付同慣用手的打者也會丟這個點,以側投來說更具威力,對打者來說,這一球會像從背後飛出來擦好球帶,不打是好球,要打很難打。 如果郭勝安能辦到,
運彩單場
那蔣智賢就算打,也會因為球非常外角,頂多打個強勁三遊滾地或是外野飛球,飛出去的機率降低很多,
金旺5298
如果他要硬拉,形成安打的機會更小。 只能說,因為投手是郭勝安、因為打者是蔣智賢,所以林琨笙只有這種選擇。 當然可以說「郭勝安的控球不足以支持擦這一點」,所以林琨笙蹲得非常外面,引導郭勝安把球往外丟,就算是丟壞球也比丟紅中被打出過牆轟來得好。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最終結果:郭勝安丟出四顆球,均速都在140以上,前兩球有些偏差,第三球有修正一點,可惜還是不夠,最後一球太偏差點暴投,蔣智賢被保送上壘,紀錄,就這樣沒了。 當然會有人說:郭勝安不行,那就換投啊! 這要分兩點來看:第一個,前面說過要壓制蔣智賢需要好的、有速度而且有尾勁的直球,剩下來的幾位投手並沒有這種等級的直球,與其貿然換投,不如讓郭勝安來執行這個配球策略,就算不小心飛進去存活的機率也會高一些。 第二個,比數是三比三平手,九局就算結束還要打十局,
QT電子
如果十局沒有結果,就要一直往下打到十二局。 除開郭勝安,板凳上的投手只剩下:羅華韋、蕭一傑、陳煥揚,後面還有三局比賽,想要讓郭勝安結束這一局是非常合理的,雖然他投出四壞以後又來一個暴傳就被換下場,不代表讓他丟蔣智賢是個錯誤。 說得明白點:這跟「運動家精神」沒什麼關係,要指控葉君璋「指示保送蔣智賢」更是沒道理。只是因為義大想贏,因為投手是郭勝安、因為打者是蔣智賢,所以技術上只剩下這種配球方法勝算最大。 想贏就要拿出所有武器,用盡所有辦法提升勝率,難道是一種錯誤嗎?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就是了。 像這種文章的最後,不免俗地要加上這一串:「和平、理性、勿戰,本人尚未做出最終決定」,謝謝! 延伸閱讀:想知道為什麼保送蔣智賢是最佳選擇,請參照以下這篇文強打者後面為什麼也需要一個強打者來保護? @ greengreen42,